面對重大災難,重要的是別做哪些事

詳細內容
作者  | 發布日期 2018 年 04 月 06 日 9:00 
森林大火、海嘯、巨大地震,儘管新聞報導總是傾向關注奇蹟似的生存案例,但心理學家多年以來一直認為,人們在壓力下經常做出自我毀滅的決定。
 

曾在 1987 年國王十字車站大火中成功生還的心理學家 John Leach 估計,在一場重大危機中,將近有 80%~90% 人群的反應都不適當。「生存訓練的內容多半不是訓練人們該做什麼,而是在訓練人們別做哪些他們認為該做的事。」

為了協助人們明白面對威脅生命情景時究竟該做什麼,BBC 特別訪問了多名專家學者,並列出了以下 5 種在災害時經常會產生的自然反應,人們應該盡力避免陷入這些想法。


1. 無所作為

當我們想到重大災難時,腦中出現的畫面往往是人們尖叫、歇斯底里的四處逃竄,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,人類面對危險最常見的反應措施是「無所作為」。去年 6 月英國的倫敦橋攻擊事件,一位休假中恰好在事發當地的警察對抗襲擊者並協助人群,事後他如此形容當時周遭的群眾:簡直就像被車燈照到的鹿。

科學家指出,儘管從旁人看來,當事者幾乎是「消極」的面對危險,但事實上這種僵直正是大腦在積極踩煞車;腎上腺素開始在體內流竄、肌肉緊繃,原始反應發出訊號讓我們像生根般定在原地。

動物王國中我們也經常看到這種場景,從老鼠到兔子,這種靜止是最後一次不讓獵食者發現的嘗試──這種技能對處在大自然的生物來說十分重要,只是人類已經不再生活於荒野,而災難也不會因為我們愣住而停下腳步。

2. 停止思考

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,我們的大腦思緒也是非常緩慢,但災難往往是一瞬間的事。

以西洋棋來說,知名國際大師約可以迅速應對近 5 萬種進攻方式,但隨著遊戲的進展,棋盤上的棋子越多,每一步產生的可能結果也就越多,棋士無法再依靠預先設定的策略,而必須自己思考;儘管前幾步可能只需要幾秒鐘,但一場典型的職業西洋棋(約 40 步)通常需要一個半小時以上。
 

中央蘭開夏大學(UCLan)心理學家 Sarita Robinson 解釋,這是因為打造新策略仰賴著工作記憶(working memory),但它處理新資訊的能力非常有限,再加上面對危險時多巴胺(dopamine)充斥身體觸發更多激素釋放,這些荷爾蒙的混合物會讓大腦前額的前額皮層(prefrontal cortex)關機,而這個位置正是負責高功能思考的所在。

過去有個例子就能說明這種情況。1990 年波灣戰爭時,考量到伊拉克軍隊在 1980 年代曾廣泛使用毒氣,以色列官方為了最壞的打算做準備,將防毒面具和自動注射器分送給民眾,並指示家中應該選擇一個密閉的「安全屋」,當警報響起時,便退至該空間並戴上防毒面具。

然而在伊拉克軍隊後來連續 3 日、23 起爆炸攻擊中,仍有 1,000 多人傷亡,這並不是因為防毒面具沒有發揮效用。事實上,伊拉克軍隊根本沒有使用化學武器,醫院的統計資料顯示,傷亡人數也僅有兩成是因為攻擊直接造成,剩餘超過 800 多人傷亡,都是在沒有任何危險的情況下發生。

許多人在沒有暴露在毒氣下的情況注射解毒劑,一些人則是衝往安全室時受傷,另外還有 7 起死亡事件是因為戴上防毒面具後,忘了打開過濾器造成。

災難中,我們評估選項的速度會更惡化,就在我們最需要智慧時,反而會變得健忘,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。

3. 隧道視線(TUNNEL VISION)

當被問到面對危機時該如何處理時,相信處在放鬆環境下的多數人都明白正確答案:尋找手邊所有資源,透過創意性思考來解決問題。但是正如同前面所敘述的幾種情況一樣,情況往往相反。

典型的災難應對措施就是「持續行為」(perseveration),試著以單一方式解決問題,無論結果如何,總是一次又一次嘗試,這種傾向也影響輕型飛機安全帶的設計。過去一些設計曾把扣環放置在較高的地方,但在碰撞著陸的恐慌中,人們只會不停在臀部周圍摸索安全帶──緊急情況下,這是他們唯一看的見的地方。

這種情況也會在機組員身上出現。過去許多案例都顯示,當飛行陷入危機時,駕駛員經常會對某個反應或部件「著迷」,而失去了客觀評估情況的中立性。

4. 被日常習慣制約

你一定也曾經看過這樣的新聞:為了檢查烤箱是否有關而返回火場,為了拿錢包手機而失去第一時間逃生機會的受害者。從表面上看,這些行為似乎可稱為瘋狂或純粹的愚蠢,但其實這非常普遍,對許多人來說甚至是下意識的。

在幾起航空碰撞著陸的意外中,監視鏡頭都拍下了著陸後旅客並未急著逃生,而是在充滿煙霧的機艙內忙著拿取行李的情況,生存心理學家用「刻板行為」(stereotypical behaviour)來形容這種舉動,指的是重複且明顯無用的例行事務。

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?科學家解釋,這是因為大腦非常依賴熟悉去處理事務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經常會無意識動作:提取背包行李、出門攜帶鑰匙錢包,這被認為是在騰出精神空間,專注面對過去從未遇過的事物及環境。

「我們處於現在,但我們正在透過日常習慣展望未來。」

處理全新的情況對精神來說是很大的負擔,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前往國外,或首次開始新工作時,總會感到非常疲憊;而緊急情況下,大腦能處理的時間又更縮短,於是我們便按下「導航模式」,假裝什麼事也沒有發生。

5. 否認危險

究竟什麼情況才會被評估為危險?不論是海嘯或火災,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周遭圍觀的人群,人們往往會等到看到海浪在眼前、或是大量煙霧竄出才起身離開,但那通常意味著已經太遲了。

Robinson 認為,這種情況通常可以分為兩個原因。不是他們不認為這個舉動危險,就是他們根本不願意去思考這個可能性。數十年來,科學家已經知道,多數人在計算風險方面非常糟糕。

當風險很高時,我們的大腦往往更依賴感覺而不是事實,拋棄具壓力的想法,透過告訴自己危險不可能發生來讓自己放心。這也是為什麼 911 攻擊事件當時,世貿中心上層的人群在等了 5 分鐘後才開始撤離,或是癌症患者在尋求醫生治療前,平均的等待時間長達 4 個月。

應該在災難中做什麼?

當然,面對束手無策的重大危機時,有時候「幸運」仍是最重要的因素。但如果我們仍要奮力一搏,不能依靠自然本能的情況下,我們應該指望什麼?

擁有多年救援經驗的 Leach 認為,避免當下頭腦無法反應的最好方式,便是取代那些沒有幫助的,將那些可以拯救你性命的反應「自動化」成為習慣。準備、快速行動、打破常規及避免否認,都是在面臨最糟糕的情況時能生存更久一些的方法。

「你必須練習再練習,直到生存技術成為主導行為。」